发布时间:2025-04-05 16:16:58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合伙企业以现金方式出资约2.5亿元对山西落基山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合伙企业将成为山西落基山的第一大股东。
值得重视的是,2021年国家电投除了继续猛攻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外,乘势整县东风开启了分布式光伏狂卷模式。据国家电投消息,随着8月底陕西省黄龙县三岔镇100MW平价光伏、湖北省浠水竹瓦50MW农光互补项目等一批新能源项目投产,该公司风、光累计装机达到70.21GW,清洁能源装机109GW,在总装机中占比58.69%,比2020年底提升2.6个百分点。
6月国家能源局再为分布式光伏添上一把火,启动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申报,在党政机关、公共屋顶、工商业、户用分别50%、40%、30%、20%的光伏装机规划下,彻底激活了全国分布式光伏的开发激情。有消息显示,25省区市上报了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试点县高达500个,开发规模超200GW。而截至目前,国家电投与辽宁、甘肃、黑龙江等13个省区市签约16个风、光等一体化新能源基地项目,明确规模的超8.4GW。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13.01GW,其中集中式电站同比下降24.2%,分布式光伏同比增长72.7%。国家能源局整县政策下发后,国家电投迅速动员所属各单位立即行动,聚焦县(市、区),提速启动屋顶普查工作,逐个锁定资源
这份不错的业绩答卷受到了各家机构的广泛认可。创始人李振国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半导体材料专业、后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且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光伏上游制造环节占据了光伏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80%到95%,仅颗粒硅一项,协鑫就可以带动光伏发电全生命周期再次实现至少80%的碳减排。
9月23日,双良节能(600481.SH)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与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硅料战略合作协议书》。这意味着世界硅烷流化床颗粒硅万吨级俱乐部迈进新成员。如今,硅料价格已站上20万元/吨。保利协鑫研究院副院长蒋立民说。
按照硅业分会最新市场价格(2021年9月22日)测算,该协议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12.09亿元。亚化咨询分析认为,保利协鑫已宣布的颗粒硅规划总产能高达55.4万吨/年,若全部投产,凭借成本优势,颗粒硅有望占据中国光伏多晶硅50%以上的市场份额。
9月23日,双碳目标实施一周年之际,在2021中国清洁能源科技资本峰会,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介绍颗粒硅技术时称,可以将多晶硅电耗由原来协鑫推出的西门子改良法的60Kwh/Kg降低到约15Kwh/Kg,综合电耗降低70%以上。这是保利协鑫(03800.HK)今年拿下的第4份大单。根据我们实测,FBR颗粒硅综合电耗仅为18千瓦时/千克,远低于行业规范。根据协议,江苏中能将于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向中环股份附属公司天津环睿销售合共35万吨多晶硅。
据业内测算,若按硅业分会公布的当时硅料价格9万元/吨估算,上述两份订单金额预估价值将达到近400亿元。根据采购协议,江苏中能将于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向隆基股份及其7家附属公司销售合共不少于91400吨多晶硅。截至目前,协鑫集团是全球唯一具备用FBR工艺制备颗粒硅并实现万吨级量产能力的研发与制造商。2021年2月2日,隆基股份(601012.SH)发布公告称,与江苏中能签署了一项硅料采购长单。
除了徐州颗粒硅项目外,2020年10月18日,保利协鑫四川乐山颗粒硅项目也正式开工建设。专家分析,除了硅料价格高烧不退的原因外,颗粒硅自身独有的技术和成本等综合优势亦是下游厂商追捧的重要原因。
根据合同,双方约定2021年9月2026年12月期间,双良节能将向江苏中能采购原材料多晶硅料(包括块状硅和颗粒硅)5.275万吨我国政府在近些年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及产业规划,旨在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从前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头部企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壁垒和成本优势,叠加高企的资本投入、潜在的环保成本、较高的退出成本以及较长的扩产周期,行业进入门槛颇高,头部企业的市场地位相对稳定。所以,未来硅料环节的发展,降本增效将成为主旋律。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通威股份、保利协鑫、新特能源、大全能源、亚洲硅业等主要企业的生产基地大多布局在内蒙古、新疆、四川、青海等低电价地区,这将进一步推动硅料成本的下降,同时龙头企业的成本优势也愈发稳固。这就意味着,生产基地的选址将成为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些年,全球各国政府相继宣布了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全球第三次能源革命粉墨登场。根据CPIA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H1,国内硅料总产能约为46.3万吨,预计到2021年末将达到57.5万吨,2022年末将达到119.2万吨。
而根据索比咨询等第三方机构的预测,届时风、光装机很可能达到20亿千瓦。其中,通威股份与保利协鑫在2021年末、2022年末的产能预计将分别达到15万吨和11.8万吨、30万吨和23.8万吨,属于行业中的领跑者。
当然,由工艺改良所引发的用料和耗能的下降,对于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结合大全能源招股说明书中的成本数据来看,固定成本占比大概在45%左右(29%的折旧+8%的其他费用+7%的直接人工;其他费用主要为维修费、保险费和排污费;直接人工在一定产量范围内应视作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几乎相当。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采用硅烷流化床法的企业只有保利协鑫与天宏瑞科,国外主要企业中,只有美国的REC Silicon采用此方法。截至2020年,中国企业产能和产量分别占全球的75%和76%,成为全球第一大硅料生产国。
人工成本高企叠加中国企业的规模优势,海外硅企的竞争力近些年来持续下滑。在制造费用中,主要以电力和折旧为主,前者占比一般超过50%,后者占比一般在30%上下。虽然2021年硅料价格因供需错配等因素大幅上涨,但从长远视角来看,其价格走势必然呈下降趋势。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合计不少于12亿千瓦。
以通威股份为例,其支付给电力、原材料厂商的预付款项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大概在4%左右。其他企业中,新特能源、大全能源、东方希望的产能亦有提升,但扩产前后所占产能份额变化较小,市场格局较为稳定。
所以,对于硅料企业而言,生产规模对于单位成本的影响较大。其中通威股份与保利协鑫预计到2021年底和2022年底,将与其他三家企业拉开一定的差距,市占率或超20%。
根据保利协鑫的数据显示,应用颗粒硅单晶成本是应用棒状硅单晶成本的81%,理论上颗粒硅生产成本有望较棒状硅低30%。04硅料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未来极有可能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通过前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平价上网的政策导向下,硅料企业分别从生产规模、选址、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等多个层面推动硅料产品的降本增效。
所以,未来硅料行业的市场格局已初现端倪,唯一的变数存在于技术路径的选择上。在对下游硅片企业的议价能力方面,基于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以及技术壁垒,硅料企业具备较强的定价权。本质上,在同等技术水平下,硅料企业的竞争是成本的竞争,技术、产能均是为成本服务的。所以,像保利协鑫这样的新技术探索者,未来潜在的成长性更强。
而且,光伏市场基本不存在缝隙市场,未来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陡增。2021年受全球减产等因素影响,进入到了上行周期中,合盛硅业等资源型企业的股价也是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尤其是当行业产能不再紧缺时,保利协鑫的产品优势将会凸显。就市场认可度而言,目前在晶澳科技、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等下游企业与保利协鑫签订的长单协议中,均包含了颗粒硅产品,其中前者更是与江苏中能(保利协鑫旗下子公司)签订了五年长约,预计采购14.58万吨颗粒硅。
一旦行业逐步走向买方市场,不具备成本优势的中小企业将举步维艰。从短期视角来看,后者很难对前者形成替代,但从中长期视角来看,当解决了表面污染、跳料等核心问题后,其凭借低成本、低投入的优势有望逐步取代改良西门子法。
欢迎分享转载→ 3d3sa.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